在线新华字典

  按部首检索  按拼音检索
 
拼音: ér , 笔划: 9
部首: 五笔输入法:
       耏的汉字演变 | 耏的说文解字

康熙字典解字
原文:【廣韻】奴代切【集韻】乃代切,音奈。【說文】罪不至髠也。【註】徐鍇曰:但鬀其頰毛而已。【前漢·功臣侯表】耏爲鬼薪,亦作耐。詳耐字註。  
又【廣韻】也。  
又【廣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人之切【正韻】如支切,音而。【玉篇】頰鬚也。【釋名】耳耏也。耳有一體,屬著兩邊,耏耏然也。【後漢·章帝紀】冒耏之類。【註】言鬚鬢多,蒙冒其面。  
又姓。【左傳·文十年】耏班御皇父充石。  
又【玉篇】髵,亦作耏。獸多毛。
考證:〔【釋名】耏,耳耏也。〕 謹照原文耳上省耏字。

分类:【未集中】【而字部】


基本解释

详细解释


ér
古同“而”,胡须:“以麝揉苏,泽 颜鼻耳。”
兽多毛。
古水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西北。
姓。


nài
古代剃去颊须、以示惩处的一种轻刑:“刑有髡、钳、刖、劓,小罪 。”

笔画数:9;
部首:而;
笔顺编号:132522333




工具导航: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文言文翻译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万年历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火星文 区位码 语文网

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新华字典词典   浙ICP备0501916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