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新华字典

  按部首检索  按拼音检索
 
拼音: , 笔划: 15
部首: 五笔输入法: mhoy
       幞的汉字演变 | 幞的说文解字

康熙字典解字
原文:【唐韻】房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逢玉切,音襆。【說文】帊也。【集韻】帕也。【玉篇】巾幞。【廣韻】幞頭,周武帝所製。裁幅巾,出四脚以幞頭,乃名焉。【唐書·車服志】幞頭起於後周,便武事者也。【二儀實錄】古以皂羅三尺裹頭,號頭巾,三代皆冠。列品黔首,以皁絹裹發。至周武帝,依古三尺裁爲幞頭,唐馬周交解爲之。【朱子·語類】唐人幞頭,初止以紗爲之。後以紗軟,砍木作一山子,在前襯起。【筆談】梁高祖始布漆於紗,施鐵爲脚。【宋史·輿服志】幞頭,一名折上巾,起自後周,然止以軟帛垂脚。隋始以桐木爲之,唐始以羅代繒,惟帝服則脚上曲,人臣下垂,五代漸變平直。國朝之制,君臣通服平脚,乗輿或服上焉。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爲裏,紗爲表,而塗以漆,後惟以漆爲堅,去其藤裏,前爲一折,平施兩脚,以鐵爲之。  
又【集韻】博木切,音卜。裳削幅謂之幞。或作襆。

分类: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


基本解释

详细解释



头〕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。
同“袱”。

笔画数:15;
部首:巾;
笔顺编号:252224314311134




工具导航: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文言文翻译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万年历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火星文 区位码 语文网

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新华字典词典   浙ICP备0501916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