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新华字典

  按部首检索  按拼音检索
古代村子的别称大全

乡村的别称:农村、村庄、乡邨、乡野、屯子、墟落、村落等等。
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(即村落或乡村聚落),乡村一般风景宜人,空气清新,较适合人群居住,民风淳朴。
本站收集一些别称,具体如下:
边落
边地村落。也泛指边境地区。宋 苏轼《答曾子宣书》:“自公之西,有识日望诏还,岂独契爱之末,边落宁肃,公岂久外哉?”
村鄙
乡村,乡野。唐 裴铏《传奇·王居贞》:“(道士)遂曰:‘吾非人,衣者,虎皮也。夜即求食于村鄙中。’”另,粗鄙。明 胡应麟《甲乙剩言·前定命》:“都下有抄前定命者,其辞皆七言而村鄙,若今市井盲词之类。”
村坊
村落,村庄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一》:“凡税敛之数,书于县门、村坊,与众知之。”元 王晔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我们住的村坊,也有百十多家。”唐尚能《中秋旅怀》:“稼穑村坊远,烟波路径通。”宋 陆游《出游》:“村坊多美酒,烂醉答年光。”宋 郑刚中《宿撞抗刘家店》:“虺殨老马踏深泥,投宿村坊灯火微。”林斤澜《新生》:“深山老林里,有一个小小的村坊。”另,指村里的人。《水浒传》:“半夜三更,莫去敲门打户,激恼村坊。”
村部
村落,村庄。唐 郑棨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玄宗封泰山,回车驾,次上党……故所过村部,必令寻访孤老丧疾之家,加吊恤之,父老欣欣然。”
村井
犹村落,村庄。相传古制八家同井,聚居一处,故称。《宋书·索虏传论》:“自江淮至于清济,户口数十万,自免湖泽者,百不一焉。村井空荒,无复鸣鸡吠犬。” 明 道原法师《泊平望》:“连樯如有待,聚泊就村井。”
村聚
村落,村庄。聚,指聚居地。宋 司马光《和之美河洲四诗》:“漠漠河洲雨,依稀辨村聚。”明 唐顺之《叙广右战功》:“已而贼寇他所,则公军又已先在;或绝远村聚,贼度官军所必不至而潜寇,则公军又已先在。”《明史·丁瑄传》:“福建多矿盗,令御史柳华捕之。华令村聚皆置望楼,编民为甲,择其豪为长,得自置兵仗,督民巡徼。”清吴敏树《黄特轩传》:“一人辄倡,数百众刼夺,村聚无敢抗者。”
村闾
乡村闾里。村落。唐 白居易《村居苦寒》:“回观村闾间,十室八九贫。”《新唐书·刘晏传》:“多出菽粟,恣之粜运,散入村闾。”
村落
亦作“邨落”。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,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。金 元好问《跋酒门限邵和卿醉归图》:“太平邨落自由身,童稚扶携意更真。”清纳兰性德《浣溪沙》:“古戍烽烟迷斥堠,夕阳邨落解鞍鞯。”清 俞蛟《梦厂杂着·齐东妄言上·海塘潮溢》:“惜老人不传名氏,而邨落荡然之后,更无从就而询之也。”
村疃
村落。唐 唐彦谦《夏日访友》:“孤舟唤野渡,村疃入幽邃。”宋 董嗣杲《泊黄家渡》:“年丰村疃乐,排忧岂无谓。”宋 刘子翚《夜守王勉仲家宿酒数行为作此歌》:“遥林带雪迷村疃,伶俜一马行无伴。”宋洪迈《夷坚丁志·刘十九郎》:“经由数村疃,历洪源、石村、何冲诸里。”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四·剑侠》:“次日入深山,行不知几百里,无复村疃。”另,泛指乡村。宋刘昌诗《<芦浦笔记>叙》:“予服役海陬……官居独员,无同寮往来;僻在村疃,无媚学子相扣击。”元 孛罗御史《一枝花》:“奴耕婢织足生涯,随分村疃人情,赛强如宪台风化。”
村坞
亦作“村隖”。指村落。多指山村。北周 庾信《杏花》:“依稀映村坞,烂熳开山城。”唐 白居易《过郑处士》:“闻道移居村坞间,竹林多处独开关。”唐杜甫《夏日李公见访》:“贫居类村坞,僻近城南楼。”唐 杜牧《村行》:“春半南阳西,柔桑过村坞。”宋 陈与义《舟抵华容县》:“远色分村坞,微凉动芦叶。”宋 王之望《送贾可封随郭帅还西城三十韵》:“岘山之阳汉江浦,黄花九月迷村坞。”元本 高明《琵琶记·张大公扫墓遇使》:“渡水登山多劳苦,到得这荒村隖。”
村墟
亦作“邨墟”。村庄。亦指乡村集市。北周 庾信《寒园即目》:“寒园星散居,摇落小村墟。”唐 杜甫《季秋江村》:“乔木村墟古,疏篱野蔓悬。”宋陆游《水乡泛舟》:“隔林犬吠村墟近,掠面风来酒力消。”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钩吻》:“野葛,生桂州以南,村墟闾巷皆有。”宋 梅尧臣《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》:“渡口饮牛归,邨墟夕阳里。”金元好问《十日登丰山》:“邨墟带晚鸦噪合,林壑得霜烟景分。”清 宋之绳《随跸杂记》:“后尘询父老,初日指邨墟。”
村社
犹村落。唐 元稹《竞舟》:“朝饮村社酒,暮椎邻舍牛。”唐 罗隐《谗书·代韦征君逊官疏》:“拜无渥泽,惊动村社。”宋 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:“有众二千余人,刦掠村社、族帐。”宋陆游《山园杂咏》:“孤翁白首投村社,诸彦青云接羽翰。” 元 作者: 刘敏中《蝶恋花》:“五青楼宛转低琼户,城市笙箫村社鼓。”《西游记》:“只见那海水:烟波荡荡,巨浪悠悠……近岸无村社,傍水少渔舟。”另,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。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司空图》:“岁时村社雩祭祠祷,鼓舞会集,图必造之,与野老同席,曾无傲色。”元关汉卿《单刀会》:“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。”
村墅
亦作“邨墅”。泛指村庄、乡村。唐 崔道融《村墅》:“正月二月村墅闲,馀粮未乏人心宽。”唐 祖咏《渡淮河寄平一》:“天色混波涛,岸阴匝村墅。”唐苏鹗《苏氏演义》:“《周礼》云:‘二十五家为社,各树其土所宜木。’今村墅间,多以大树为社树,盖此始也。”宋 刘克庄《题白渡方氏听蛙亭》:“黄梅雨足野田润,牡菊烟收村墅晴。”宋洪迈《夷坚丁志·朱承议》:“南丰朱氏之祖轼,字器之,就馆于村墅,尝告归邑居。”宋 张道洽《咏梅》:“村墅苔为径,茅檐竹作篱。”清 归庄《避乱》:“邨墅越七八,天明得招提。”另,村郊别墅。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:“种彝叔,靖康初以保静节钺致仕,居长安村墅。”
村乡
乡村。唐 李端《代村中老人答》:“京洛风尘后,村乡烟火稀。”唐 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:“我住在村乡,无爷亦无娘。”宋 张孝祥《和钦夫喜雨》:“喜入村乡乐,凉生瓮盎春。莫嫌知稼穑,我是种田人。”明刘基《赠周宗道六十四韵》:“鸣锣撼岩谷,聚众守村乡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洛阳三怪记》:“到春来,则那府州、县道、村乡、镇市,都有游玩去处。”《儒林外史》:“往前走过了六桥,转个弯,便象些村乡地方。”
村野
指乡村。宋 陶谷《清异录·女及第》:“齐、鲁、燕、赵之种蚕收茧讫,主蚕者簪通花银碗谢祠庙,村野指为女及第。”元 武汉臣《生金阁》:“这村野去处,有什么整齐的,止不过瓦鉢内斟村酿,那里有金盏内泛羊羔。”《红楼梦》:“那刘老老虽是村野人,却生来的有些见识。”又,乡村田野。唐刘禹锡《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》:“别墅洛城外,月明村野通。”唐 康骈《剧谈录·严使君遇终南山隐者》:“才经信宿,已及樊川村野。”另,借指乡居之人。宋 王安石《谢孙龙图启》:“苟安村野之分,无意贤者之游。”
村邑
村落,村镇。引申为故里。宋 赵希迈《偶得》:“村邑萧条廨屋低,茆墙缺处补荆篱。”《宋书·孝义传·潘综》:“孙恩之乱,妖党攻破村邑。”明高启《董逃行》:“羌儿夹辇奉西迁,百姓驱随弃村邑。”明 孙宜《皇夫叹》:“额夫四百征已办,发票捉人尚村邑。”
村园
村庄。唐 白居易《春村》:“二月村园暖,桑间戴胜飞。”《闲游即事》:“郊野游行熟,村园次第过。”唐 雍陶《城西访友人别墅》:“村园门巷多相似,处处春风枳壳花。”明杨慎《恶氛行》:“土兵抄掠尽村园,升天无梯地无穴。”
村子
村庄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九回:“两位公子谢了樵夫,披榛觅路,到了一个村子,不过四五户人家,几间茅屋。”杨朔《昨日的临汾》:“鬼子要是来,我们都躲到野地里,等到黑夜摸进村子,把他们杀光。”
村庄
亦作“邨庄”。乡民聚居之处。宋 范成大《夏日田园杂兴》:“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”《红楼梦》:“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,每年每日,春夏秋冬,风里雨里,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。”清俞蛟《梦厂杂着》:“若遇斗时,理谕势禁不听,则不论其曲直,击之以矢石,轰之以大炮,洗其邨庄,敢尚有轻生藐法者乎?”
村寨
村庄,寨子。相沿聚族而居。《元阳县志》:“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、资源丰富的山区,村寨依山傍水,四周梯田层层,村后有山可供放牧,村前有田可供耕种,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。”
邨堡
四周有防御性墙垣的村寨。《晋书·李特载记》:“是时蜀人危惧,并结邨堡,请命于特,特遣人安抚之。”《晋书·李流载记》:“特之陷成都小城,使六郡流人分口入城,壮勇督领邨堡。”
邨居
村庄。清 方文《饮夏又新山庄同李二则孙曼倩》:“邨居不远城,邀客趂冬晴。”谓居住在乡村。清 俞蛟《梦厂杂着·乡曲枝辞下·雷击逆妇记》:“谓女曰:‘不幸汝父早世,剩孤贫之母,又邨居迢隔,汝四十寿辰,予几忘之。’”
井閈
乡里,乡村。明 郑若庸《玉玦记·改名》:“身依井閈,迹类天涯。”
井里
乡里。古代同井而成里,故称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和之璧,井里之厥也。”杨倞 注:“井里,里名。”宋 陈亮《祭卢钦叔母夫人文》:“阃内之懿,闻于井里。”《捻军史料丛刊·军情·同治七年闰四夏月十七日》:“众志成城,保卫井里。”另,里巷。清黄景仁《岁暮篇》:“更闻井里喧,索逋百不让。”清 姚莹《游榄山记》:“吾始见此乡井里晏如。”
井闾
1.村落。《唐书·杜牧传》:“井闾阡陌,仓廪财赋,果自治乎?”《宋史·薛向传》:“吏持斧四出伐木,无问井闾丘陇,民不敢诉。”清 王士禛《香祖笔记》:“尝登所谓北渚之址,则群峰屹然,列于祠上,城郭井闾,皆在其下。”2.市井,里巷。唐 樊宗师《绛守居园池记》:“近楼台井闾点画察。”赵仁举 注:“近则楼台井邑点画之间皆可察见。”3.故里;邻里。宋 梅尧臣《上马和公议》:“井闾已是经时隔,亲旧全如远别来。”清 钮琇《觚賸续编·总戎佳论》:“向者捐亲戚,背井闾,藐是一身,远游万里。”《清史稿·礼志三》:“民间报赛,亦借蜡祭联欢井闾。”
井落
村落。宋 张耒《冬日杂兴》:“南壁苍崖壮,穷冬井落闲。”宋 喻良能《春尽偶书》:“颇惊井落家徒壁,却喜盘餐食有鱼。”《明史·倪岳传》:“道路愁怨,井落空虚。”
井邑
1.乡村。《周礼 地官 小司徒》:“九夫为井,四井为邑。”晋 陆云《答张士然》:“修路无穷迹,井邑自相循。”唐 杜甫《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》:“忠州三峡内,井邑聚云根。”明区大相《南行感怀》:“贡采山川竭,征输井邑虚。”2.市井。唐 王维《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》:“闾阎河润上,井邑海云深。”陈贻焮注:“井邑,即市井。”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事部三》:“井邑骚然,商贾罢市。”3.故里。唐 张说《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》:“路艰寇阻,兵危势急,公独颠沛致丧,归其井邑。”清钱谦益《病榻消寒杂咏》:“老大荒凉馀井邑,半龛残火一翁禅。”
旧落
旧时的村落。《宋书·索虏传论》:“村井空荒,无复鸣鸡吠犬……故老遗氓,还号旧落。”隋 江总《摄山栖霞寺碑》:“南瞻旧落,顾悌镇戍之坞;北望荒村,扈谦卜筮之宅。”
聚落
古代指村落,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或久无害,稍筑室宅,遂成聚落。”宋 李新《忆故园》:“牛羊稍绝迹,聚落灯火稀。”宋 胡珵《题智宝院》:“衣冠悲故里,聚落见荒村。”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。指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,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。
里落
村落;里巷。《后汉书·淳于恭传》:“家有山田果树,人或侵盗,辄助为收采。又见偷刈禾者,恭念其愧,因伏草中,盗去乃起,里落化之。”宋李流谦《峡中赋百韵》:“微官能我诱,里落腐鼠吓。”
闾落
村落,村庄。唐 元稹《告畲三阳神文》:“饥馑因仍,盗贼仓卒。闾落焚燔,城市剽拂。”
闾邑
犹乡里。《晋书·列传》:“夫道学之贵游,闾邑之搢绅,皆高门之子。”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六十:“或闾邑下贱,为世所轻鄙。”
闾阎
指乡村,村落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鸡鸣犬吠相闻,市井闾阎不断。”
落停
即亭落,驿亭村落。停,通亭。
民墟
村落,乡村。宋 梅尧臣《逢牧》:“牧卒殊不顾,抱鞭入民墟。”
农庄
1.指村庄。2.古时多指地主的庄园。元 武汉臣《生金阁》楔子:“只因我家祖代不曾做官,恐没的这福分,不如只守着农庄世业,倒也无荣无辱。”
丘井
村落,乡村,乡邑。《魏书·张彝传》:“伏愿昭览,敕付有司,使魏代所采之诗,不堙于丘井,臣之愿也。”《旧唐书·懿宗纪上》:“编甿失业,丘井无人,桑柘枌榆,鞠为茂草。”
丘里
村落,乡里。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少知问于大公调曰:‘何谓丘里之言?’”成玄英 疏:“古者十家为丘,二十家为里。乡闾丘里,风俗不同,故假问答以辩之也。”《王俭》:“感逝川之无舍,哀清晖之眇默,餐舆诵于丘里,瞻雅咏于京国。”刘良注:“丘里,田里之间也。”《宋书·列传·卷八十二》:“颠倒国门,湮销丘里者,自数十年以往,岂一人哉!”
丘落
村落。汉 桓宽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其后小者亡逃,大者藏匿……名宫之旁,庐舍丘落,无生苗立树。”
山落
山间村落。明 王守仁《仰南安赣州府印行告谕牌》:“十家牌甲,每家给与一通,其乡村山落,亦照屯堡里甲分散。”
市墟
村落,村镇。宋 陆游《题野人壁》:“市墟买酒何人识,僧阁煎茶欠客同。”清 褚人获《坚瓠十集·枣谣》:“买枣数十觔,每至市墟,呼羣儿至,每儿与枣一掬。教之曰……一路童謡载道。闻者争觅其旅邸访之,大获赆利。”
停落 
亭落,驿亭村落。停,通“亭”。汉 桓宽《盐铁论·授时》:“田畴赤地,而停落成市,发春而后,悬青幡而策土牛,殆非明主劝耕稼之意,而春令之所谓也。”明李先芳《郊行即事》:“老树荒村停落照,遥遥山寺一僧归。”
屯落
村落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“太祖为司空,辟宁,度子康绝命不宣。”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《高士传》曰:“管宁所居屯落,会井汲者,或男女杂错,或争井斗堙。”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:“道旁屯落里,做早饭的淡青色的柴烟正从土黄屋顶上高高地飘起。”
屯子
村庄。村子或单指以种田为主的农村和乡村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:“一个屯子里的人,啥不好商量。”
屯庄
清初,政府圈拨土地给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庄。又称屯庄。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顺治元年,定近京荒地及前明庄田无主者,拨给东来官兵……四年,圈顺直各州县地百万九千余晌,给满洲为庄屯。”
乡落
乡村,村落。宋 文天祥《集杜诗·<曾先生>序》:“先生挈家,避地于汀之乡落,六月,以病死。” 明 袁宏道《舟行黄金口同散木王回饮》:“乡落也陶然,篱花古岸边。” 康有为《大同书》:“若以一乡落数十里地为一政府,未尝不可也。”
乡僻
乡村。因其地处偏僻,故称。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一来姒大住居乡僻,二来褒姒年纪幼小,所以虽有绝色,无人聘定。”《平山冷燕》:“此乡僻村野之地,如何得有才女。”
墟井
村落。宋 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:“有客尝过墟井,系马民舍篱下,虎来瞰篱,客为惧。”
墟聚
村落。《新唐书·曹王明传》:“繇荆抵乐乡二百里,其间墟聚凡数十,不井饮,皋始命凿井以便人。”
墟里
村落。晋 陶潜《归园田居》: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”唐 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:“渡头余落日,墟里上孤烟。”明 何景明《还至别业》:“鸡鸣高树杪,狗吠墟里间。”清曹寅《葛渔城》:“落日下高原,驱车见墟里。”
墟落
村落。南朝 范云《赠张徐州稷》:“轩盖照墟落,传瑞生光辉。”唐 王维《渭川田家》:“斜光照墟落,穷巷牛羊归。”宋 王安石《示张秘校》:“月出映沟坻,烟升隐墟落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钟声散墟落,灯火见人家。”另,犹墟墓。晋 夏侯湛《张平子碑》:“于是乃剪其墟落,宠其宗人,使奉其四时,献其粢盛。”
墟曲
村落,犹墟里。晋 陶潜《归园田居》:“时复墟曲中,披草共来往。”唐 王维《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》:“澹荡动云天,玲珑映墟曲。”
墟邑
村落。宋 朱熹《安溪书事》:“清溪流不极,夕雾起岚阴。虚邑带寒水,悲风号远林。”
邑聚
村落,村寨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西南夷君长以什数,夜郎最大……此皆魋结,耕田,有邑聚。”清 王晫《今世说·德行》:“避地苏门,累征不起。从游日众,所居渐成邑聚。”另,邑人相集聚。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》:“邑聚而居,能耕田。”金吴激《鸡林书事》:“邑聚居巢惯,夷装被发安。”
邑落
村落,聚落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黄盖传》:“余皆奔走,尽归邑落。”《魏书·郑伯猷传》:“在州贪惏,妻安丰王元延明女,专为聚敛……户口逃散,邑落空虚。”章炳麟《訄书·序种姓上》:“大上,民各保其邑落,百里之国,而种族以是为称。”
远落
远处村落。元 卢挚《湖南宣慰使赵公墓志铭》:“远落好古者,往往迭至问焉。”
寨落
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。《清史稿·高宗纪四》:“己丑,阿桂克西里第二山峰,并进围鸦玛朋寨落。”
陬落
村落,穷乡僻壤。《晋书·陶侃传论》:“士行望非世族,俗异诸华,拔萃陬落之间,比肩髦儁之列。”
庄子
村庄。旧指田庄。包括农民住宅和周围耕地。宋 苏轼《与王定国书》:“近在常置得一小庄子,岁可得百石,似可足食。”《红楼梦》:“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。”
州闾
泛指乡里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若乃州闾之会,男女杂坐,行酒稽留。”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乡里有忧患者,淑辄倾身营救,为州闾所称。”宋王之道《朝中措》:“州闾庠序少追随。俯仰鬓成丝。仕宦孰逾君达,恩施遍及庭芝。”明 何景明《送邵守孙公考绩诗序》:“予得告还处野中别业,不能应州闾交际。”
古代诗词中常见之村名
边村
边地村庄。唐 王维《凉州郊外游望》:“野老才三户,边村少四邻。”
樗村
荒村。清 曹寅《南辕杂诗》:“瀛州土瘠拙倡优,笛鼓掀掤闹不休。想到来朝近春社,樗村烟壠正呼牛。”
孤村
孤零零的村庄。唐 韦应物《自巩洛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寮友》:“孤村几处伊岸,一鴈初晴下朔风。”宋 晁冲之《夜行》:“孤村到晓犹灯火,知有人家夜读书。”明范受益 王錂《寻亲记·相逢》:“孤村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”苏曼殊《淀江道中口占》:“孤村隐隐起微烟,处处秧歌竞插田。”
寒村
偏僻冷落的村庄。唐 唐彦谦《韦曲》:“穷郊二月初离别,独傍寒村嗅野梅。”唐 卢纶《送李缃》:“波翻远水蒹葭动,路入寒村机杼鸣。”唐唐彦谦《韦曲》:“穷郊二月初离别,独傍寒村嗅野梅。”
荒村
亦作“荒邨”。偏僻荒凉、人烟稀少的村落。五代 李中《春日野望怀故人》:“暖风医病草,甘雨洗荒村。”宋 薛师鲁《苦雪》:“荒邨风雪里,赖有隔年粮。”元倪瓒《荒邨》:“踽踽荒邨客,悠悠远道情。”《水浒传》:“他自在县里住居,老汉自和孩儿宋清,在此荒村,守些田亩过活。”鲁迅《呐喊·故乡》:“苍黄的天底下,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,没有一些活气。”
酒村
指有酒店的村庄。唐 罗邺《南行》:“鱼市酒村相识遍,短船歌月醉方归。”宋 陈文蔚
《建德道中六言》:“有底可人情意,尽是酒村鱼市。”
空村
人烟稀疏的村落。金 宇文虚中《安定道中》:“牛羊争隘道,乌鹊聚空村。”另,谓村民倾家而出。宋 陆游《岳池农家》:“一双素手无人识,空村相唤看缫丝。”
南村
南边的村庄。唐 曹邺《早秋宿田舍》:“南村犊牛夜声急,应是栏边新有霜。”
民村
农家居住的村庄。《周书·宇文亮传》:“亮自安陆道攻拔黄城,辄破江侧民村,掠其生口,以赐士卒。”唐 韩愈《宿曾江口示侄孙湘》:“暮宿投民村,高处水半扉。犬鸡俱上屋,不复走与飞。”
穷村
僻远的乡村。南朝 陶弘景《<肘后百一方>序》:“穷村迥陌,遥山绝浦,其间枉夭,安可胜言!”
水村
水边的村落。唐 杜牧《江南春》:“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次日再看,一发结得奇异了,乃是一带寒林,水村竹屋。”清 纳兰性德《菩萨蛮》:“烟白酒旗青,水村鱼市晴。”
山村
山野间的村落。北周 庾信《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》:“戍楼侵岭路,山村落猎围。”唐 王勃《九成宫颂》:“山村野塾,家连菌草之围;谷饮川居,户有桃符之水。”宋杨万里《山村》:“一搭山村一搭奇,亦堪风物索新诗。”陈毅《元夜抵胡家坪》:“敲冰踏雪麦坪前,半夜山村犹未眠。”
烟村
亦作“烟邨”。指烟雾缭绕的村落。唐 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》:“水市通闤闠,烟村混轴轳。”宋 李纲《梅花赋》:“含芳雪径,擢秀烟邨。”宋刘一止《喜迁莺·晓行》:“迤逦烟村,马嘶人起,残月尚穿林薄。”郭小川《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》:“哦,没有住宅区,没有野店,没有烟村。”
乡村
1.亦作“乡邨”。村庄。南朝 谢灵运《石室山诗》:“乡村绝闻见,樵苏限风霄。”唐 韩愈《论变盐法事宜状》:“平叔又请乡村去州县远处,令所由将盐就村粜易。”宋苏舜钦《谘目五》:“又不可全依汉制,人人尽取,恐下户贫民难以应给,况乡邨之间徭役已多。”《儒林外史》:“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,叫做麟绂镇。”2.乡里,家乡。唐 王维《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》:“闺风首邦族,庭训延乡村。”清 蒲松龄《流民蒙君恩载送东归》:“家中逃者方出门,旧年逃者返乡邨。”
霜村
指白色月光笼罩的山村。南朝 陈后主《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》:“霜村夜乌去,风路寒猿吟。”
厢村
城郊的乡村。《明史·高杰传》:“杰攻城急,日掠厢村妇女,民益恶之。”
遗村
破旧的村庄。宋 曾巩《追租》:“试起望遗村,霾风振墟落。”
渔村
渔民聚居的村庄。唐 卢纶《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》:“渔村绕水田,澹澹隔晴烟。”宋 柳永《诉衷情近》:“遥认断桥幽径,隐隐渔村,向晚孤烟起。”
渔庄
渔村。清 董元度《舟行杂诗》:“渔庄蟹舍接茭蒲,浩淼烟波夜月孤。”清 盛百二《题王述庵先生三泖渔庄四时图即用留别》:“何年相约共往还,借我渔庄船一只。”《花月痕》:“俯瞰柳阴中,渔庄稻舍,酒肆茶寮,宛如天然图画。”
云村
云气笼罩的村落、山村。唐 鲍溶《送僧东游》:“云村共香饭,水月喻秋花。”明 宋濂《题方方壶画锺山隐居图》:“相期守规中,结庵在云村。”
竹村
亦作“竹邨”。竹林茂盛的村庄。唐 杜甫《敝庐遣兴奉寄严公》:“野水平桥路,春沙映竹村。”唐 杜牧《忆游朱坡四韵》:“带雨经荷沼,盘烟下竹邨。”


相关资料

  “东道主”词语的由来
  云的别称和雅称
  古代皇后的别称
  古代十大名曲历史故事
  丈夫(老公)的别称雅称
  妻子(老婆)的别称雅称
  天津的别称
  元宵节的别称
  古代对夕阳的雅称
  古代一些冷门的雅称别称
  北京的别称
  皇帝的别称
  24个语文教材里的词语故事
  古代各种花的别名别称
  兰花的别称雅称
  粽子的别称
  牡丹花的别称雅称
  古代床的别称雅称
  古代对父亲的称呼及雅称
  古代鹤的别称
  古代鸡的别称雅称
  重阳节的别称、俗称
  樱花的别称和雅称
  古代鼠的别称
  古代老虎的别称大全
  初一到初七的别称
  雪的别称雅称
  荷花的别称




工具导航: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文言文翻译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万年历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火星文 区位码 语文网

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新华字典词典   浙ICP备0501916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