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新华字典

  按部首检索  按拼音检索
毛笔的别称大全

 
毛笔,在古时曾被人们赋予各种别致的代称,意趣盎然,耐人寻味,至今也广泛应用。对于毛笔的十八种称谓你都知道哪些呢?
 
一、柔翰:毛笔。左思《咏史》诗:“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。” 柔翰指写字的笔,卓荦指超出一般,出众。弱冠之年,当是通晓文墨,博览群书。
二、宝相枝:一种毛笔的名称。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宝相枝》:“开平二年,赐宰相张文蔚、杨涉 、 薛貽(矩) 宝相枝各二十,龙鳞月砚各一。宝相枝,斑竹笔管也,花点匀密,纹如兔毫。”
三、毛颖:颖,就是笔锋。唐代大文豪韩愈作有《毛颖传》。宋 陈渊《墨堂文集》:“我行何所挟,万里一毛颖。” 
四、管城子:唐 韩愈《毛颖传》中说:“聚其族而加束缚写,秦皇帝使(蒙恬)恬赐之汤沐,而封诸管城,号曰管城子”。笔为蒙恬所造,故称。宋黄庭坚《戏呈孔毅父》诗曰:“管城子无食肉相,孔文兄有绝交书”。见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五、彤管:杆身漆朱的笔。古代女史记事用。《诗·邶风·静女》:“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”毛 传:“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,史不记过,其罪杀之。” 郑玄笺:“彤管,笔赤管也。” 陈奂 传疏引 董仲舒 曰:“彤者,赤漆耳。”一说指乐器。见 高亨 《诗经今注》。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。见余冠英 《诗经选译》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:“女史彤管,记功书过。” 李贤 注:“彤管,赤管笔也。”
 
 
 
六、中书君:古代笔的别称。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,并累拜中书之故,后人遂别称笔曰“管城子”或“中书君”。宋·苏轼《自笑》:“醉笔得天全,宛宛天投霓。多谢中书君,伴我此幽栖。” 
 七、毛锥:泛指笔。宋 陆游 《醉中作行草数纸》诗:“驛书驰报儿单于,直用毛锥惊杀汝。”清 蒋士铨 《临川梦·隐奸》:“他能开神臂万钧弓,那识毛锥轻重?”  茅盾 《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》:“不暇剪裁,不事组织,信手拈来,都付毛锥。” 
八、毛锥子:《新五代史 弘肇传》:“弘肇曰:‘安朝廷,定祸乱,直须长枪大剑,若毛锥子安足用哉’?三司使王章曰:‘无毛锥子,军赋何从集乎’?毛锥子盖言笔也。 弘肇默然。” 
九、毫、毫素:晋 陆机《文赋》中云:或含毫而邀然,“唯毫素之所拟”。李善注:“毫,笔也,书谦曰素”,故亦作“毫素”。
十、毫锥:《白乐天集》:乐天与元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,携以就试,目为“毫锥”。白居易诗云“策目穿如札,毫锋锐若锥”。 
 
十一、秋毫:苏东坡《鲜于子骏见遗吴道子画》:“觉来落笔不经意,神妙独到秋毫颠”。
十二、健毫、圆锋:《山堂肆考》:唐时,赶考举子将入场之际,嗜利者争卖健毫圆锋笔。其价高过平时十倍,号“定名笔”。
十三、羊毫、狼毫、兼毫:毛笔的原料由羊毛、狼尾毛或两种混合制成。羊毛笔头称羊毫、狼毛笔头称狼毫、两种混合笔头称兼毫。故有人也以羊毫、狼毫、兼毫等称谓“笔”之别称。
十四、龙须友:笔的别称。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龙须志》:“ 郄诜射策第一,再拜其笔曰:‘龙须友使我至此。”
十五、兔毫、麟管:楹联:“兔毫推赵国,麟管赐张华”,这里有两个典故。上联出自王羲之的《笔经》:汉时诸郡献兔毫,惟有赵国毫中用。“下联出自东晋王嘉的《拾遗祀》:张华著《博物志》,晋武帝赐给名笔“麟角管”,作为鼓励。
十六、鸡距、鹿毛、鼠须、麟角:有一对联:“鸡距鹿毛花开五色,鼠须麟角笔扫千军”。上联“鸡距”、“鹿毛”均为古代名笔。前者典出白居易的《鸡距笔赋》:“不得兔毫,无以成起草之用;不名鸡距,无以表入本之功。”后者典出《唐书 地理志》:蕲州蕲春郡士贡:白纾箪,鹿毛笔。下联“鼠须”、“麟角”亦俱为古名笔。《笔经》云:“世传张芝、钟繇用鼠须笔,笔锋劲强有芒。”“麟角”即为“麟角管”。
十七、佩阿、昌化:《致虚阁杂俎》:笔神叫做“佩阿”,又叫做“昌化”。
十八、湖颖:湖笔又称湖颖。湖颖,是湖笔最大的特点。所谓“颖”,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发亮的锋颖,业内人称之为“黑子”,这是其他笔所没有的。故而称之。
 
 
其他如龙须友、八体书生、翘轩宝帚、文章货、尖头奴、藏锋都尉、文翰将军、墨曹都统等等都为笔的别称。古时楚称笔为“聿”,吴国称为“不聿”,燕国称为“弗”,只有秦称为“笔”。《尔雅·释器》云:“不律谓之笔”。蜀人呼笔为“不律”。 
 


相关资料

  古代对植物别称大全
  古代对火的别称和雅称
  牛的别称大全
  马的别称
  莲的别称
  有关时间的别称雅称
  “同窗”词语的由来
  狗的别称和雅称
  羊的别称和雅称
  洛阳的别称
  上海的别称
  重庆的别称
  表示夫妻的词语
  “东道主”词语的由来
  古代村子的别称大全
  云的别称和雅称
  古代皇后的别称
  古代十大名曲历史故事
  丈夫(老公)的别称雅称
  妻子(老婆)的别称雅称
  天津的别称
  元宵节的别称
  古代对夕阳的雅称
  古代一些冷门的雅称别称
  北京的别称
  皇帝的别称
  24个语文教材里的词语故事
  古代各种花的别名别称




工具导航: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文言文翻译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万年历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火星文 区位码 语文网

版权所有 在线汉语字典 新华字典词典   浙ICP备0501916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