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![]() |
铸就和筑就的区别 |
在现代汉语权威辞书中,大都只收“铸就”而不收“筑就”。于是有人认为,“筑就”是个错误词形,正确的写法是“铸就”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。 就,本指靠近、凑近,引申指完成。筑(築),本指捣土的杵,引申指捣土使坚实,进一步引申指修建、建造。“筑就”即建造成。铸,本指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砂型模子里,冷却后凝固成铸件。“铸就”即铸造成。可见,“筑就”“铸就”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。 铸就和筑就的区别包括:含义不同、 材料不同、用法不同、实际应用方面不同。 含义不同 1、铸就的意思是指把熔化的金属倒入特制的模子里,也指塑造人的性格或脾气,多指有益的性格或脾气。 2、筑就主要是指建造房屋之类建筑。 分析:就,本指靠近、凑近,引申为完成。筑,本指捣土的杵,引申指捣土使坚实,进一步引申指修建、建造。“筑就”即建造成。铸,本指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砂型模子里,冷却后凝固成铸件。“铸就”即铸造成。可见,“筑就”“铸就”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。 材料不同 铸就通常使用金属等材料进行制造,而筑就则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,如石头、木材、混凝土等。 用法不同 铸就: (1)指冶炼金属。如:金色盾牌,热血铸就,是指:金色的盾牌是热血铸造而成的。 (2)成就、塑造等含义,如:铸就一代人才。 筑就 “筑”是“建造”的意思。“筑就”是说建造好了。如:这间房子是土坯筑就的。 分析:“筑就”和“铸就”有时用的是比喻义而非本义,但还是不能错位使用。如:“筑就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的广阔空间。”(2019年6月18日《光明日报》)“中国水电铸就大国重器。”(2019年7月15日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网)前例中“筑就”与“空间”搭配,后例中“铸就”与“重器”搭配,如果错位让“筑就”与“重器”搭配,让“铸就”与“空间”搭配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 实际应用方面不同 在实际语用中,情况往往十分复杂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如果跟“堤坝”“基石”“路”等与“建筑物”关联的字词搭配,应选“筑就”; 如果跟“利剑”“盾”等与金属器物关联的字词搭配,应选“铸就”。 如果与“辉煌”“伟业”“信念”“品质”“忠魂”“梦想”“脊梁”“荣耀”等抽象概念搭配,选“筑就”与“铸就”似乎都通;但我们更倾向选“铸就”,因为“铸就”更能表达“坚不可摧”“牢不可破”“不可撼动”等意思,在语义上更有表现力。 “铸”字介绍 铸,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,普通话读音为zhù,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铸”的基本含义为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,如铸铁、铸造。 在日常使用中,“铸”也常做动词,表示造就,如铸人(造就人才)。 “筑”字介绍 “筑”,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,普通话读音为zhù,最早见于秦系小篆时代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筑”的基本含义为捣土的杵,如“项王伐齐,身负板筑,以为士卒先”;引申含义为建造,修盖,如修筑、建筑;居室,如“畏人成小筑,褊性合幽栖”。在日常使用中,“筑”表示古代弦乐器。 |
相关资料 |